家的三儿子,是个死读书的秀才,据说他上任第一天起就把整修边关的事情停下,说什么军心可用,居然在关下摆起大阵,号称自己是军神附身,有行军布阵之奇才。我派人将他的阵形打探报了回来,还真没把我乐死,原来……”笑的厉害实在是说不出话来了。
白云飞笑着接道:“原来那个书呆子喜欢排场,又喜欢看古人写的奇怪阵法,居然让军队一一给他演示给他看,把军队当他们家的戏子了。摆的阵形是乱七八糟,搞的士兵们是怨声载道,演练的时候,将找不到自己的兵,而兵找不到自己的将的情况,那是家常便饭。我可真是服了这位‘军神’了。”
冷无为也笑得肚子痛,嚷道:“我的娘啊,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蠢货。不过好在张锐是个稳守派,独孤霸先刚投诚,军事实力和国家财力还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。少则两三年,多则四五年,他们才有这个能力。怕就怕快八十的张锐,在这两年翘辫子,那么能接他位置的很有可能就是那独孤霸先。这人素有宁国人强悍的作风,更有掠夺他国财富的本性。如果是他出任,恐怕大战也就是眼前的事情。”
白云飞赞同的点点头,道:“西楚那边也不好说,自史大伟死后,朝廷的一半开支几乎都用在了军事上,新上任的宰相尉安源,是个知兵之人。据我派去的探子回来禀报,大将军耿力只是个幌子,西楚军队的行军布阵均出自这个新宰相之手,野战、攻城部署都可以说谈的上是有独到之处。将来很有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对手。”
“尉……安……源?”冷无为笑了,笑的很甜。自古英雄最怕没有对手,自打杨纯死后,冷无为心里就一种巨大的失落感,现在又有一个新的目标出现,怎能让他不兴奋?
就在冷无为引退的消息传出后,在周遍国家引起的震撼绝对超过大汉官民内心的惊讶。击败昔日英雄,冷无为完全替代了杨纯在各国的地位,成为它们的假想敌,以及许多人想要超过的目标。
冷无为的引退必将引起他国对大汉政治的关注,同时也关心起大汉的军事部署。军备竞争越演越烈。失去冷无为的大汉,在他们看来仿佛又回到历史的岁月里,像一盘大餐正等着他们瓜分。
可笑的,大汉臣民还沉静在自我陶醉之中,朝廷里太后正忙着扫除异己,无心过问其他之事。小皇帝并没有完全听从冷无为的告诫,自与杨蓉同屋共眠后,往杨公府的次数越来越多,在杨雪儿的指教下,成长之快让人瞠目。
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学会帝王权术,他很清楚知道长公主与他母后之争,可他却还是长期拜访长公主,目的很明确就是收拢她的部下。在长公主的牵引下,小皇帝又与冷公府搭上了线,势力增长加快。
现如今小皇帝是杨公府和冷公府共同支持的对象,代表着两府的利益。在两府的牵引下,从地方到军队再到朝廷,小皇帝的势力日益膨胀,多次决策并未传达其母后,而直接下旨。虽然还未到亲政年龄,可这两府的势力已经认同他的权力。
在小皇帝的撮合下,杨、冷二府放开了昔日的矛盾,自然小皇帝做了些许诺。如此一来,面临权力逐渐丢失,威信也逐渐下降的太后,自然不满。口头多次警告小皇帝,但效果不大。
杨公府在皇帝和太后矛盾冲突中表现的比较低调,并没有挑明了唱对台戏。可冷公府就没有这一层顾虑,联系着旧属势力和长公主的残余势力,公然支持小皇帝提前亲政。渐渐的,在杨公府的默许下,军队里要求小皇帝提前亲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!
此时是兴盛十一年,小皇帝十四岁,离正式亲政还差两年。
第417章 帝后之争(一)
“小风子,最近皇上和哪些人有联系啊?”
卧凤阁里,太后斜躺在榻上,不知道是哪来的英俊男子穿着青色锦衣,一脸的谄媚笑容,轻轻地为她捶着背。
内宫总管小风子在下首躬着身子,道:“回太后娘娘,最近刑部尚书兼内阁军机大臣赵泽与皇上来往甚密,奴才已经通知京兆尹密切关注赵泽的一举一动。太傅东方白在这段时间往杨公府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多。从边关回京述职的将领一到京城首先就是登杨公府的门。还有长公主最近也和皇室宗亲过往甚密。”
太后听着,脸色越来越暗,道:“小德子那边可有什么消息?”小德子也是太后的亲信,是专门派到皇上跟前伺候皇上的。
“小德子这几次回来禀报,皇上许多事情都有意躲避他,每次出宫也都不带他,而且书房也不让他进,他从皇上身边已经得不到有什么价值的消息,他还恳求奴才向娘娘求个情,让他回来。”
“愚蠢的笨蛋,让他做这一点小事都办不好,要他还有什么用。此事不准,就算是得不到什么消息,也能让皇上有所警惕。对了,皇甫飞云最近有什么动静,听说长公主也专门找过他,他还见了?”
“回娘娘的话,据手下人探报,皇甫飞云那里没有什么异常,不过他的夫人倒是把消息透露给奴才,说长公主是代表皇上来的,希望他能出来支持皇上提前亲政。她还说只要有她在,娘娘尽管放心。”
太后脸上总算看到点阳光,阴沉的脸色也变的柔和起来,道:“算她还懂事。这皇甫飞云啊才华是有,可有的时候老是想左右逢源,这一点最可恶。你马上拟哀家旨意,好好敲打敲打他。”话一顿,突然一拂袖,一脚将那捶背男子踹倒在地,申斥道:“瞎了眼的奴才,使那么劲干什么,还不给哀家滚出去。”
那男子却不恼,媚笑道:“哎呀,娘娘您怎么就生气了,刚
白云飞笑着接道:“原来那个书呆子喜欢排场,又喜欢看古人写的奇怪阵法,居然让军队一一给他演示给他看,把军队当他们家的戏子了。摆的阵形是乱七八糟,搞的士兵们是怨声载道,演练的时候,将找不到自己的兵,而兵找不到自己的将的情况,那是家常便饭。我可真是服了这位‘军神’了。”
冷无为也笑得肚子痛,嚷道:“我的娘啊,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蠢货。不过好在张锐是个稳守派,独孤霸先刚投诚,军事实力和国家财力还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。少则两三年,多则四五年,他们才有这个能力。怕就怕快八十的张锐,在这两年翘辫子,那么能接他位置的很有可能就是那独孤霸先。这人素有宁国人强悍的作风,更有掠夺他国财富的本性。如果是他出任,恐怕大战也就是眼前的事情。”
白云飞赞同的点点头,道:“西楚那边也不好说,自史大伟死后,朝廷的一半开支几乎都用在了军事上,新上任的宰相尉安源,是个知兵之人。据我派去的探子回来禀报,大将军耿力只是个幌子,西楚军队的行军布阵均出自这个新宰相之手,野战、攻城部署都可以说谈的上是有独到之处。将来很有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对手。”
“尉……安……源?”冷无为笑了,笑的很甜。自古英雄最怕没有对手,自打杨纯死后,冷无为心里就一种巨大的失落感,现在又有一个新的目标出现,怎能让他不兴奋?
就在冷无为引退的消息传出后,在周遍国家引起的震撼绝对超过大汉官民内心的惊讶。击败昔日英雄,冷无为完全替代了杨纯在各国的地位,成为它们的假想敌,以及许多人想要超过的目标。
冷无为的引退必将引起他国对大汉政治的关注,同时也关心起大汉的军事部署。军备竞争越演越烈。失去冷无为的大汉,在他们看来仿佛又回到历史的岁月里,像一盘大餐正等着他们瓜分。
可笑的,大汉臣民还沉静在自我陶醉之中,朝廷里太后正忙着扫除异己,无心过问其他之事。小皇帝并没有完全听从冷无为的告诫,自与杨蓉同屋共眠后,往杨公府的次数越来越多,在杨雪儿的指教下,成长之快让人瞠目。
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学会帝王权术,他很清楚知道长公主与他母后之争,可他却还是长期拜访长公主,目的很明确就是收拢她的部下。在长公主的牵引下,小皇帝又与冷公府搭上了线,势力增长加快。
现如今小皇帝是杨公府和冷公府共同支持的对象,代表着两府的利益。在两府的牵引下,从地方到军队再到朝廷,小皇帝的势力日益膨胀,多次决策并未传达其母后,而直接下旨。虽然还未到亲政年龄,可这两府的势力已经认同他的权力。
在小皇帝的撮合下,杨、冷二府放开了昔日的矛盾,自然小皇帝做了些许诺。如此一来,面临权力逐渐丢失,威信也逐渐下降的太后,自然不满。口头多次警告小皇帝,但效果不大。
杨公府在皇帝和太后矛盾冲突中表现的比较低调,并没有挑明了唱对台戏。可冷公府就没有这一层顾虑,联系着旧属势力和长公主的残余势力,公然支持小皇帝提前亲政。渐渐的,在杨公府的默许下,军队里要求小皇帝提前亲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!
此时是兴盛十一年,小皇帝十四岁,离正式亲政还差两年。
第417章 帝后之争(一)
“小风子,最近皇上和哪些人有联系啊?”
卧凤阁里,太后斜躺在榻上,不知道是哪来的英俊男子穿着青色锦衣,一脸的谄媚笑容,轻轻地为她捶着背。
内宫总管小风子在下首躬着身子,道:“回太后娘娘,最近刑部尚书兼内阁军机大臣赵泽与皇上来往甚密,奴才已经通知京兆尹密切关注赵泽的一举一动。太傅东方白在这段时间往杨公府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多。从边关回京述职的将领一到京城首先就是登杨公府的门。还有长公主最近也和皇室宗亲过往甚密。”
太后听着,脸色越来越暗,道:“小德子那边可有什么消息?”小德子也是太后的亲信,是专门派到皇上跟前伺候皇上的。
“小德子这几次回来禀报,皇上许多事情都有意躲避他,每次出宫也都不带他,而且书房也不让他进,他从皇上身边已经得不到有什么价值的消息,他还恳求奴才向娘娘求个情,让他回来。”
“愚蠢的笨蛋,让他做这一点小事都办不好,要他还有什么用。此事不准,就算是得不到什么消息,也能让皇上有所警惕。对了,皇甫飞云最近有什么动静,听说长公主也专门找过他,他还见了?”
“回娘娘的话,据手下人探报,皇甫飞云那里没有什么异常,不过他的夫人倒是把消息透露给奴才,说长公主是代表皇上来的,希望他能出来支持皇上提前亲政。她还说只要有她在,娘娘尽管放心。”
太后脸上总算看到点阳光,阴沉的脸色也变的柔和起来,道:“算她还懂事。这皇甫飞云啊才华是有,可有的时候老是想左右逢源,这一点最可恶。你马上拟哀家旨意,好好敲打敲打他。”话一顿,突然一拂袖,一脚将那捶背男子踹倒在地,申斥道:“瞎了眼的奴才,使那么劲干什么,还不给哀家滚出去。”
那男子却不恼,媚笑道:“哎呀,娘娘您怎么就生气了,刚